鲜美可口但就是不能吃
古人常以玉比德,荔枝玉雕以其高雅的艺术趣味,是文人佩饰及赏玩的上乘之选,除了作为实现身份认同的文化道具,也是一种以“形而下之器,承载形而上之道”的珍玩。
荔枝是果中珍品,也是玉雕器玩中的常见形象。结实累累、鲜丽如锦丸的荔枝,经过工匠的精心雕琢,被复制到玉雕作品上面,其圆润的形体、丰满的造型、写实与艺术性并重的魅力,即被充分展现出来。古人常以玉比德,荔枝玉雕以其高雅的艺术趣味,是文人佩饰及赏玩的上乘之选,除了作为实现身份认同的文化道具,也是一种以《形而下之器,承载形而上之道》的珍玩。
荔枝受到追捧,除了果肉清甜,形态可喜,具有《一本万利》的寓意,还与传统儒家文化有关。古儒者强调士君子内敛严谨,处事圆融,不露棱角。荔枝滚圆饱满的形象,就很符合这一审美需求。另外,荔枝果皮上的纹理微凸,又如士君子为人通达而不失个性,既保留了自我的棱角,又有接纳他人的圆润,与儒家的仁义品德相吻合。还有一部分荔枝玉雕,是巧妙利用玉料上的杂色,进行俏雕的作品,与瑕不掩瑜的伦理性解说一致。荔枝的丰满肌理,温润果肉,代言了古人所思慕的一种风度,由是被融入到玉雕中,获得了无比华丽的道德言说。
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繁荣,带动了手工艺的提高,玉玩不再是王公贵族的专享,各种荔枝玉雕,也走向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层面。除了摆饰和手玩件,一些玉雕还有实用性。如荔枝玉佩;系扣头巾的荔枝巾环;装饰扇子的荔枝扇坠。工匠根据荔枝的形态,采用名贵的羊脂玉,或温润细腻的白玉,以圆雕、镂雕、透雕的技法,雕琢出浑厚丰满、温润凝重的荔枝图案,各种雕刻技法,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交互结合,关键是对于题材表现力的精准把握。
为了突出荔枝穗结成丛的特点,表现出《一本万利》的吉祥寓意,部分玉雕是以枝叶为边框,再镂空雕琢出果实与枝叶牵连的细微变化。果实上的纹理,刻画不深却一丝不苟,颗粒微凸,逼真而自然,充满了活力,给人一种栩栩如生、张力十足的即视感,很好地表现出了匠人对于立体空间的精细感受性。
俏雕是利用玉料的天然皮色,巧妙设计,使之成为图案的一部分,也是荔枝玉雕的常见手法。工匠经过精心设计,一果一叶、一枝一蔓都与玉料上的颜色,巧妙融于一体,把玉料的色彩美感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呈现出一种虚实有度的完美构图意境。令本身带有一定缺陷的璞玉,经过出神入化的雕琢工艺,成为天人合一的精美艺术品,不论观之玩之,都极为赏心悦目,因而也得以越过时间的走廊,成为古今之人收藏的重点对象。尤其在海内外的拍卖市场上,经常可见荔枝玉雕作品亮相,成交价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