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磁州窑艺术馆中哪些材料被用来制作瓷枕赏析昭君出塞图瓷枕的精美之处
元代瓷枕上的“昭君出塞图”,其艺术价值何在?此画应是对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王昭君的诗歌,以及金代宫素然的《明妃出塞图》和元代关汉卿、马致远等杂剧中的表现进行艺术再创作。该瓷枕以白地黑花为基调,边框五条直线间杂绳纹装饰,画面中六人或骑马或乘骆驼队形迎风前行,情景生动,气氛沉郁。
其中一名胡人腰挎弓箭肩扛长旗,其旗随风飘扬声响不断;紧随其后的胡人姿态雄壮,如同虎一般,右手持大雁,大有鹰扬虎视之威。如果将这雁看作大雁,则如同落雁倾听身后琵琶曲,与昭君“落雁”的美誉相呼应。传说昭君弹琵琶抒发思乡之情,大雁亦被感动,不飞而降,以至周围皆有落雁。
第三位胡人侧身而行,一边弹 琵琶一边注视着后面的王昭君,她心中怀念元帝,但眼前家国即将离别。她掩面悲泣泪湿衣袍。侍女抱着她曾经在汉宫弹奏的琵琶,此时也感到悲伤。此外,还有一位胡人手持胡旌自顾前进,他不理解这个日后成为阏氏(王妻)的女人,为何还要流泪。
画中三只猎犬追逐增添了队伍的活力。天空云卷地上奔跑的人物构图得宜,使场面宏大且情景交融。大英博物馆藏有一方与此类似但细节不同的小巧瓷枕,该作品更显珍贵。
昭君出塞和亲使匈奴与汉朝和平友好达半个世纪,而磁州窑艺术家通过创作“昭君出塞图”表达了对民族融合和民族复兴的深切愿望,是千古难忘的一件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