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复探究紫砂历代名人传与梅桩紫砂壶的款识图章揭秘明至近现代之手工技艺
。李茂林,以号养心,为嘉靖、万曆间宜兴制造高手,其小圆式壺世称“名玩”,排行第四。生卒不详,“四名家”之后制造壺之技艺更上一层楼。李仲芳亦是当时名手之一。
惠孟臣,生于天启、崇禎年间(1621-1644),亦以君德、思亭自号,晚年改号孟臣。在其制作中大型壺体朴实,小型则精妙,无论笔法或书法均有所追求。
徐次京同样出身于天启、崇禎时期(1621-1644),仿古器件尤为精良,其书法也颇具佳绩。此外,还有承云从、三季山等人,他们在明代后期相继崭露头角,以其对徐友泉和沈君用的仿制技术的掌握而闻名遐迩。
陈挺生和陈和之,则是明代另一批潜力股,在制作风格上表现出晋唐遗风,而他们所创造出的作品则在色泽浓郁且具有独特气质方面颇受推崇。
最后,有陈光甫和沈君盛,这两位艺术家都擅长模仿前辈们的作品,并以此展现自己的才华,但由于年代久远,对他们的事迹记载并不多。而沈君用,则以其巧妙配土及精湛技艺著称,被誉为欧正春一派中的佼佼者。
此外还有陈正明,他在天启初期活跃,一些他的作品至今仍保存完好,如文后山藏品中的那一件茗壶,就署款“壬戌秋日,陳正明製”,显示了他对工艺细节的关注。此外还有陶刻大家陈辰,他不仅擅长刻字,而且还被誉为陶家的中书君,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