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画奇迹连环漫画的诞生故事
连环漫画起源于欧洲而兴起于美国。西方漫画史家通常以18世纪30年代中期英国艺术巨匠霍加斯创作的《荡女历程》和《浪子回头》为连环漫画的起点。霍加斯把文章和图画组合成一个整体,建立起图示故事的连续性,达到了戏剧性的效果,从而产生了一个新名词“”(Caitoons)。然而,这还称不上现代意义上的连环漫画,直至18世纪末英国画家詹姆斯·吉尔雷大量使用了对话气泡(即从人物嘴边引出的气球状线框,中间的文字即表示为这个人物所说的话)和连续画面的创作方法,这才算是现代意义上的连环漫画雏形。
随着19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制锌版术和照相感光制版分别先后问世,这大大地促进了十九世纪图画故事的繁荣和发展。这时期,一些插图故事在艺术上达到了顶峰,如歌德曾高度评价过瑞士插图画家鲁道夫·托普弗,他作品被认为“不是如一些人争论过的一种新艺术形式开始,而是一种已经过时的艺术思想辉煌终结”。
19世纪中期,德国漫画家威廉·布什创作了大量配诗连环漫画,在世界连环漫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在题材、形式以及艺术手法上为 连环漫画开辟了一新的领域,其著名作品《马克斯和莫里茨》对于后来美国連環漫畫の诞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著名学者H·阿瑟·克莱因精辟地概括道:“即使不是父亲,也可以被视为美国連環漫畫继父”。
19世纪中期,美国圖示周報迅速流行,其中包括格利森、莱斯利与哈珀等办报纸。在1873年发明照相凸版之后,这些报纸变得更为廉价,更为普及。当时,大批新抵达外国移民涌入城市,对这些不使用英语的人群来说,这类图示报纸极受欢迎。
連環漫畫诞生與興起出乎意料,但從歷史發展觀點來看,這種新型態之誕生與興起是不可避免的事實。
1880年,一些美國日報開始出現星期天副刊,並且報業巨子約瑟夫·普利策首先在星期日副刊中逐步運用彩色的插圖與漫畫。此時,不僅科技進步促進了這一領域之發展,而且報業間激烈競爭也推動了一系列創新的應用。在1895年9月25日,《纽约早报》的买卖让赫斯特意识到 连环 漫畫对竞争中的影响力,并且他深信星期日副刊将会不断增长并成为竞争力的关键。
隨後,《纽约世界》的連環漫畫由理查德・奥特卡特創作,它具有連續性的場景、固定的角色以及對話氣泡等元素,這直接促成了1895年的理查德・奥特卡特歷史性的「黃孩子」登場。儘管它並非我們今日所定義為連環漫畫,但它標誌著一种独具一格的手法出现,是历史事件之一。
此後,在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有关兩位新聞鉅子——約瑟夫・普利策与威廉・赫斯特之间的一场关于谁能拥有最好的颜色彩带内容的情节展開。而这场比赛导致两位新闻巨头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紧张的情境,最终结果是两个不同版本相同主题但不同名字的小说同时出版,它们分別命名為「吵嚷的小孩」、「吵嚷的小男孩」,这一情节反映出他们为了赢得读者的喜爱而进行的一系列激烈斗争。
1912年,因為當時資訊傳遞方式有限,使得當時讀者難以接觸到真正的心靈內容,因此這段經歷成為了一個關於真實生活背景下如何通過媒介轉換信息給讀者的大型研究案例。
通过这样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代背景变迁与社会文化需求发生变化时,与之相适应的是媒体内容呈现方式及其形式也要随之改变,以满足公众阅读习惯和心理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能够见证如此多样化、丰富多彩又充满吸引力的文艺作品,比如那些令人印象深刻并经久难忘的心灵共鸣传递给我们的电影影像,以及那些令我们笑声四溢并心潮澎湃的人物形象,每一次这样的互动都是一次无可替代的情感交流过程,那里的每个细节都是作者经过无数次思考与设计后的完美呈现,是人类智慧与创新精神最直接表现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