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品紫砂壶包浆如画紫砂之家传承千年
紫砂壶的包浆之美,犹如一位久经岁月的老友,其光泽与器物之间的缘分,在时间的长河中缓缓展开。它不仅是对茶水温润、手掌摩梭的一种回应,更是对心灵感悟的一种体现。
在宋元间,当文人墨客赞叹“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他们不仅欣赏了紫砂器上的工艺精湛,更深刻领略了其蕴含的情怀与韵味。这“泛春华”便是指那些经过风霜考验后,表面形成了一层自然光泽的包浆,这正是一件艺术品最为宝贵的部分。
每一次抚摸,一次接触,都能感受到这份包浆所承载的情意,它不仅是时间和汗水共同打磨出的结果,更是一段历史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心得。在古代文化中,这样的光泽被称作“贼光”,而随着岁月沉淀,逐渐转变成一种温和而有韵味的旧气,是新货所不能比拟。
潘国新的作品《海纳百川》,以其独特的手法,将这一传统技艺推向了新的高度。通过日常使用中的干净毛巾搓拭,每天数小时,让壶面获得必要的抛光;一周后红色痕迹显现,便开始慢慢形成底层包浆;放置自然干燥,让空气均匀接触,以产生细密保护层;最后,用干透的手盘玩,使壶身呈现出粘阻感,即薄薄的一层包浆已然形成。
经过5至6遍重复,即3个月时,可以欣赏到茶壶闪耀出的强烈反光,就像是玻璃般明亮。而注意事项也很重要:若茶壶脏污,可用湿润棉布擦拭,然后放置再盘玩,不可急功近利,只需耐心地享受过程本身,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