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语故事

紫砂与陶瓷哪个好探讨其独特之处

紫砂款识探究:从印记到艺术品

紫砂款识,源自明代正德年间的制壶大师供春多作“树瘿壶”,是用来标记制作者或定制者的印记。这种印记与古印陶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是古印陶延续的一个方面。古印陶,即在未烧制前,用玺印盖压后留下的印样,用于表明器主姓氏或作器者姓名,有时还能表达地名官职,以及纪年。

紫砂款识与古印陶相似之处在于其形式和内容,但它也有一些独特之处。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紫砂款识先后经历了镌刻、携刻,再发展到用钤印钤盖,这个过程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

不同于镌刻麻烦且难以保持一致性,而玺印钤盖则方便快捷,不易仿冒,同时也成为一种“商标”。使用玺印也是紫砂艺术向完善迈出的重要一步,是中国文化与传统艺术的结晶。

现在,一般不再直接刻写款字,而是通过使用篆刻技艺来制作更为精美和具有艺术价值的款识。这些款识多采用楷书、小篆和缪篆等书体,并借鉴名家作品,以此来增强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好的紫砂款识应该具备适宜大小、善择形式、恰当位置、风格协调以及轻重平衡等条件。这需要创作者对作品风格有深入理解,对所选用的闲章要寓意相符,让整体作品更加完整和富有层次感。

最后,由于现代紫砂作者往往缺乏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人才去处理这一细节,因此建议现代工匠应懂得一些基本的心法,使得每一个作品都能够达到最完美无瑕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