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语故事

广彩瓷器的秘密流落美国后的一段神秘之旅

在美国的广彩瓷器:一段神秘之旅

广彩瓷,一种在清代专为外销而生产的新瓷器品种,其吸收明代传统古彩技艺,仿照西洋表现手法,经彩绘、烘烧制成。它以色彩绚丽、金碧辉煌、构图严谨、绘工精细而著称。在中国留藏极少,但却在欧洲国家特别是美国留存有大量广彩瓷器。

我作为一名对中国历史充满热情的学者,在美多年期间,有幸接触并收藏了一些品相完好,精美绝伦的广彩瓷器。在此,我将略作介绍。

最初,广彩瓷主要外销到英法等欧洲国家,在那里兴盛了约一个世纪之久。18世纪末,北美开始成为广彩瓷的新市场。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中国皇后号”商船抵达广州,与此同时,大批包括广彩瓷在内的外销品开始直接销往美国。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纽约的一份报纸刊登了一批新到中国广彩瓷器出售的消息,并配有插图,其中有一个直径15英寸的大碗和一个直径16英寸的人物开光大碗,这些价格昂贵于当时普通人所能承受。

研究中国外销瓷专家赫伯特·彼得与南茜·斯吉夫认为,18世纪早期流入美国的清代外销广彩质量要高于19世纪初期。这不仅因为色泽艳丽和画工精湛,而且因为19世纪初英国对中国陶土产品征收100%关税,使得包括廣調於其中的大量中國陶土產品開始銷往美國,但質量逐渐下降。

今天,在美国可见的清代外销廣調要比英国和法国更多,但是良莠不齐。而且,不论是装饰题材、构图设计或是色彩技法,都保留着具有东方神韵,同时也吸纳了异域情调,这正是廣調独有的风格特点,它们被欧美人称为Rose Medallion。

廣調中的器型主要包括餐饮用具,如各种碗、盘壶杯以及大件陈设用器,如瓶盘缸花盆将军罐等,以适应西方人的口味需求,而其纹饰图案既有一定的传统模式,又因不同的订单和市场而变化无常。它们体现出浓厚的地中海艺术风格,是近现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是中国陶磁百花园中一朵瑰丽奇葩。但由于绝大多数精美の広調流传存留在欧美国家,其实物并不多,因此许多有限數量の広調藏品,大都是清后期产品显得粗糙千篇一律,与其他中國陶磁收藏相比,被视作滞后且价格处于低位。不过,从艺术价值上讲,它们并不逊于景德镇产出的任何一种陶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