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文物处罚案卷评查揭晓艺术中国栏目人物专访
12月04日,敲门寻线索,四天四夜追踪录像,这并非电视剧情节,而是对被盗文物进行“大追捕”的真实场景。国家文物局近期公布了2012年度全国文物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结果,其中包括了“十佳案卷”10份和“优秀案卷”26份。在这些案例中,浙江上虞和宁波的两起文物保护违法行为因其复杂的破案过程以及完整详尽的档案,被评为“十佳”。对于那些无法移动的不可移动文物,它们面临着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这两大威胁。为了防止这些隐患,各级文物监察支队、部门及时进行巡查,对于轻微违规行为,如在保护范围内修建房子,将给予警告或责令改正;对于严重破坏,则会实施罚款,以强化教育效果。
宁波市海曙区的一家拆迁公司,因擅自拆除南门袁氏居宅建筑群而遭受50万元人民币罚款。这宗事,是宁波市第四批市级文保点之一清代木结构建筑南门袁氏居宅建筑群在2010年底遭受损失事件的一个缩影。该事件引发了长达三个多月的调查过程,最终通过现场笔录、目击证人的信息,以及道路监控录像资料,最终发现并回收了被盗构件,并成功修复。
然而,即便是成功地恢复原貌,也无法完全还原历史上的真实状态。“即使有处罚,也只能是后事。”浙江省文物监察总队队长吕可平表示,“预防更重要”,他强调,浙江省每年都会展开近万人次的日常巡查。而国家文物局正在探索新的监控技术,如卫星监控,以确保文化遗产安全。此种方式主要应用于大型文化遗址、大墓葬群、大窑址群等关键区域,以实现实时拍摄与远程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