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新闻早报揭秘中国动画的绚烂世界
在中国动画的历史长河中,传统美术如同一股源远流长的江水,将其深邃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技术巧妙融合。《中国奇谭》这样的作品,不仅以其独特的水墨、剪纸和皮影等传统绘画形式风格,让观众品尝到原汁原味的中式美学,更是对中国动画百年精神的一次致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路径——将传统美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画作品。
“我们希望通过《中国奇谭》,让世界看到中国独有的艺术魅力。”陈廖宇总导演说,“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创新,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声音的地方。”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那些来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师们,如《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等,他们不仅创作出了经典,也为世界带来了第一缕中国风光。而今,这些曾被遗忘的声音再次回响,在新时代、新媒体下,以新的形式、新技术,为全球观众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
然而,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这些宝贵的情感和视觉元素似乎逐渐淡出主流。黄亮导演回忆:“过去,我们追求的是艺术性,而忽略了商业属性。但现在,我们明白,要想让我们的作品能够更广泛地触及观众,就必须结合市场需求。”
在这个转变之际,《聊斋·竹青》的成功证明了一点:当创新成为导向,当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审美风格时,才可能真正打破局限,开辟新路。这正是张圣晏副总裁所说的:“我们希望最大程度尊重每一个导演的创作风格,让他们尽情地发挥。”
此外,《新神榜:杨戬》的三维水墨太极图大战,以及《深海》的飘逸灵动水墨形态,都显示了如何将古老而复杂的手工艺融入现代科技之中,从而塑造出独具时代特色的国风。
对于未来,陈廖宇充满信心:“‘传统’与‘现代’并不需刻意而为之。我们本身就是现代的人,我们自然就会在当下的观念、角度、技术、语境下去使用传统元素。”他强调,“不要让前人的高山成为现在的负担”,要以今天的视角去确定自己的风格,用今天的技术去探索并做出新东西来。
最后,由于缺乏对传统艺术课程系统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于西方美术史上的流派和艺术理论了解较多,对于自身国家宝贵文化遗产知之甚少。因此,对于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专业技能的人才,是实现“动画强国”理想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一点上,每一位教育者都应承担起责任,加强对学生们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成为未来的设计师、制作人乃至整个行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