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位专家集中研讨北京保利2021秋拍古代书画重磅拍品引业界关注
近日,“欣于所遇——宋元名迹三种”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新保利大厦召开,20余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共同探讨的方式,聚焦本次北京保利拍卖2021年秋拍的三件重磅拍品:《宋御府拓定武兰亭卷——游相兰亭甲之一》、宋人写本《续高僧传》,及元代王振鹏《锦标图》展开探讨。
学术研讨会现场嘉宾合影
宋代流行刊刻“兰亭”
“御府本甲之一”为第一流文物
游似(?-1252),字景仁,号克斋,四川南充人。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进士,历任礼部、吏部尚书等职,淳祐五年(1245)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卒后赠少师,谥清献。游似拜相后劝理宗亲儒从谏,敬畏检身,节用致爱,选贤共理,被誉为朝中正士,明代杨慎评为南宋“蜀中四贤相”之一。
游似收藏《兰亭序帖》共一百种,以天干进行编次,每干十种,后人称为游相兰亭。帖前有蓝纸小签,标明天干编号和帖名。当年的百种兰亭,今存世者尚有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所藏“甲之二”“甲之四”“甲之五”“甲之八”“乙之一”等,故宫博物院所藏“乙之三”“戊之四”“壬之九”等,以及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所藏“己之二”。
基于宋时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欧阳修、赵明诚兴起的古风和欧阳修所著《集古录》催化了宋代金石学的勃兴。宋人非常重视兰亭,留下了诸多兰亭拓本和文字。除此之外,兰亭书法不仅符合士大夫阶层的喜好,更是得到宋高宗赵构的大力推动。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虞云国认为,定武兰亭反映了宋高宗对《兰亭序》书法的热爱,以及他将《兰亭序》与朝政绾结的意图,通过临摹、拓刻,真正做到了“一代操觚之盛”。
北京保利拍卖2021年秋拍
宋御府拓定武兰亭卷——游相兰亭甲之一
宋拓本 纸本手卷拓本:25.5×83.8cm
跋纸1:25.6×27cm
跋纸2:26×43.5cm
跋纸3:28.2×10.9cm
跋纸4:24.4×15.4cm
估价待询1.王连起《<兰亭序>重要传本简说》,第98页,图“宋高宗内府重刻定武五字已损本”,《紫禁城》2011年第9期。
2.王连起《关于<兰亭序>的若干问题》,第82-85页,《书法丛刊》2012年第5期。
3.王连起《游相兰亭及其百种第一件<甲之一御府本>简述》,第118-119页,《中国书法》2015年第6期。
著录:
1.桑世昌《兰亭考》卷二,“睿赏—高宗皇帝”。
2.桑世昌《兰亭考》卷十一,“传刻—御府”。
3.胡世安《禊帖综闻》卷五,“御府”,南京图书馆藏清初刻本。
4.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书卷第五,“宋御府拓定武兰亭卷”。
5.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一百六十,页二十,“宋御府拓定武兰亭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三三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
6.吴升《大观录》,唐贤法书卷二,“宋御府拓定武兰亭卷”。
7.张珩《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书法—木雁传真第四编(1963年),“宋拓御府兰亭卷”,第248页,文物出版社,2000年。
8.宇野雪村《游相本兰亭考》,第31页,《东洋研究》1973年3月。
9.顾廷龙《顾廷龙文集》,“宋游相藏兰亭述略”,第481页,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
10.白锐《唐宋<兰亭序>接受问题研究》,第174页,南方出版社,2009年。11.陈一梅《宋人关于<兰亭序>的收藏与研究》,第95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年。
12.张珩《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 4》,第2250-2251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年。
13.王连起《中国书画鉴定与研究 王连起卷 下》,“关于《兰亭序》的若干问题”,第638-639页,故宫出版社,2018年。
说明:
1.张珩题签。
2.游似(宋)、何处恬(宋)、高士奇(清)、瑛宝(清)、英和(清)、佚名(清)题跋。
3.游似(宋)、朱棡(明)、徐树谷(清)、查莹(清)、英和(清)、李意西(清)、李慎(清)、爱新觉罗·岳琪(清)、崇恩(清)、魏今非(现代)递藏。此次北京保利拍卖现身《宋御府拓定武兰亭卷——游相兰亭甲之一》(以下简称“御府本甲之一”)刻有宋高宗赵构绍兴元年(1131)题跋,这是目前所见纪年最早的赵构传世书迹,明确署款 “绍兴元年秋八月十四日书”。这一信息与《兰亭考》的记载吻合,《兰亭考》卷一《传刻》:“御府:一本。绍兴元年秋八月十四日刊。定武本,后有宝字方印,及御制诗。”
宋御府拓定武兰亭卷——游相兰亭甲之一
宋高宗赵构题跋
由题跋可知是据宗室赵子昼定武本刻成。帖后有游似亲笔题跋,并钤有朱文“游似”、朱文“游氏旌德堂法书名画”鉴藏印。何处恬于理宗端平二年(1235)作跋,评价极高:“源流有自,摹刻之精,至是不可以有加矣,是宜冠诸篇首。”
宋御府拓定武兰亭卷——游相兰亭甲之一
游似及何处恬的题跋
书画篆刻家、美术史论家梁少膺认为,遍览《兰亭序》临本、摹本、拓本三大系统,“御府本甲之一”是重量级第一流的文物。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一梅认为,“御府本甲之一”可基本认定为定武本第一代翻刻本,相当接近定武本的原貌。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田振宇认为,“御府本甲之一”系直接从真本“定武兰亭”经意重摹,故能下原本一等,在数量庞大的两宋重刻兰亭石本中,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方爱龙指出,“御府本甲之一”很可能为定武本在南宋翻刻的开篇之作,它经过宋高宗宣取翻刻,在时空上有特殊意义。
明代,游相兰亭多为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棡收藏。在晋府中,裱工赵孟林对游相兰亭进行重裱,卷中的蓝纸隔水、晋府藏印以及骑缝印“赵氏孟林”正是晋府收藏并重裱的显著特征。
御府拓定武兰亭卷——游相兰亭甲之一
晋府收藏之时游相兰亭格式
进入清代,孙承泽《庚子销夏记》《闲者轩帖考》、胡世安《禊帖综闻》、王澍《竹云题跋》、翁方纲《苏米斋兰亭考》等人的著作都著录了游相兰亭,广为人知。
此卷著录于桑世昌《兰亭考》卷二及卷十一、胡世安《禊帖综闻》卷五、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书卷第五、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一百六十、吴升《大观录》唐贤法书卷二。明清历经朱棡、徐树谷、查莹、英和、李意西、李慎、爱新觉罗·岳琪、崇恩、魏今非递藏,高士奇、瑛宝、英和、佚名题跋。
经历代递藏,传承有绪,使得本次现身的“御府本甲之一”拥有着特有的装潢格式、天干编次、宋高宗赵构题跋、游似题识、游似藏印、赵孟林骑缝印、明朝晋王朱棡收藏印等显著几大要素,因此,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孙田认为,它可以说是游相藏、高宗跋、晋府装、宋人题的一件名品。
宋御府拓定武兰亭卷——游相兰亭甲之一“赵氏孟林”骑缝印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大东认为,“御府本甲之一”所呈现出来的错落、主次与轻重的三重独特之美,有助于研究王羲之书风演化的过程。
日本碑帖鉴赏家伊藤滋认为,相较兰亭诸多版本珍品大多保存于中国和日本博物馆及大学中,此为市场稀见、传承清晰的宋拓兰亭,也是有传承、有来历的最为珍贵的碑帖版本之一。
“御府本甲之一”为宋刻宋拓,既珍且罕,深入研究游相兰亭,可以解决诸如定武兰亭在南宋独尊、领字从山本兰亭、颍上兰亭、褚临兰亭、五言兰亭诗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文物、版本与艺术价值。
宋御府拓定武兰亭卷——游相兰亭甲之一(局部)
由于其所诞生的特殊时代背景,伊藤滋同时指出,围绕着它的特点、时代和书法特征,还有非常大的发掘与研究空间。
宋人写本《续高僧传》
佛经写本时代的余晖
宋人写本《续高僧传》为海惠院本,开头有“华亭县敕赐海惠院转藏”。海惠院位于松江府西六十里的华亭县(今上海松江),与金粟寺、法喜寺相距不远。此寺建于北宋建隆初,姚廷睿舍宅为寺,初名“兴国福寿院”,治平元年(1064)改为海惠院。
海惠院僧人奉英主其事,召集经生抄写经典,写成一藏。藏经的规模与《开元释教录·入藏录》同为五千四十八卷。藏经写成以后,又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募集钱财,修建了一座转轮藏进行安放。
北京保利拍卖2021年秋拍
宋人写本《续高僧传》
手卷 水墨纸本
估价:RMB:20,000,000-25,000,000
著录:韩泰华(1810-1878)《玉雨堂书画记》卷一,第1页,仁和吴昌绶双照楼铅印本。
题签:唐经生书续高僧传。温云心(1788-1839)题签。
鉴藏印:玉雨堂印、小亭秘玩、武林韩氏收藏书画印、叶志诜审定记、东卿过眼
说明:此卷写经曾为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
并于下列时间在该馆长期陈列展出:
昭和15年10月1日-昭和20年9月30日(1940-1945)
昭和57年6月7日-昭和57年8月3日(1982-1982)
昭和57年8月4日-平成27年7月14日(1982-2015)
24.5×1500 cm. 9 5/8×590 1/2 in. 约33.1平尺据学者统计,《海惠院藏经》现存仅六卷。《法苑珠林》卷六十五,上海图书馆藏,千字文帙号“陪”。《付法藏传》卷六,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历代三宝纪》卷八,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千字文帙号“席”。《续高僧传》卷十二,辽宁博物馆藏,千字文帙号“达”。《续高僧传》卷十六,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此次展览者《续高僧传》卷八即为第六件,千字文帙号“左”。
此卷书法精美,堪称“颗颗明珠,行行朗玉,具多宝之庄严,发灵飞之冥幻”。由温云心题签,叶志诜、韩泰华递藏,流传有绪,著录于韩泰华《玉雨堂书画记》卷一。曾入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在该馆长期陈列展出。
从五代到宋初,大藏经处于从写本藏经到刊本藏经的过渡期,前人对宋代藏经的研究,多侧重于刻本藏经,写本藏经研究较少。现存宋本藏经数量极为少见,且处于写本藏经和刊本藏经的过渡期,反映了这段时期藏经的特点,宋人写本《续高僧传》的珍贵价值可见一斑。
对此,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际宁认为,通过这件宋人写本《续高僧传》能够知道写本藏经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流变,而这种流变所反映的既是文献从流变到定型的变化过程,也是中国从写本时代向刻本时代变化的过程,因而研究其流变则有着非常重要的文献学意义。
学术研讨会现场嘉宾观摩作品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张永强认为,宋人写本《续高僧传》是佛经写本时代最后的余晖。它与约同时代的《契丹藏》《开宝藏》《高丽藏》《赵城金藏》其他写本、刻本佛经,构成中国佛经从写本到雕版的过渡阶段的珍贵实物。
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教授池丽梅指出,通过此件《续高僧传》与现存世的海惠院本大藏经对比校勘之后,确认其是北宋海惠院本,同时其文本还能够洞见《大藏经》从流变到定本过程中的取舍过程,也是研究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史的重要史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张旭指出,要想全面认识此卷的价值,必须将其与其他的宋本藏经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同时将宋本藏经置于佛教大藏经从“写本时代”向“刊本藏经”过渡的历史脉络中去把握。在张旭看来,现存的几种宋本藏经的写造时间相当接近,写造的地域也集中在长三角一带,为这种整体性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佛学研究》编辑部主任能仁法师认为,藏经的刊印、抄写、流通既体现佛教的发展面貌,也体现出社会经济发展形态和思想文化的繁荣。宋人写本《续高僧传》作为写本跟刊本并行期的重要经卷,对它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其历史和文物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元代界画上乘之作
王振鹏《锦标图》
再掀元皇室“龙舟竞渡”热潮
王振鹏,字朋梅,号孤云处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善界画、人物,向元仁宗献《大明宫图》《大安阁图》《东凉亭图》,获赐“孤云处士”。官至漕运千户,在江阴、常熟负责海运漕船。王振鹏被称为“元代界画第一人”,其有李容瑾、夏永、朱玉、卫九鼎等。代表作品有《伯牙鼓琴图》(故宫博物院藏)、《临马云卿画维摩不二图》(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已知王振鹏表现龙舟竞赛题材的作品有《宝津竞渡图》、《龙池竞渡图》、《龙舟图》(均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金明池夺标图》(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龙舟图》(美国底特律美术馆藏)等。
此件王振鹏《锦标图》描绘了北宋宫廷金明池的龙舟竞渡活动,一方面显示夺标争锦之意,另一方面又有君民同乐的太平盛世意涵,因此受到元仁宗及皇姐大长公主的青睐,并助推了这一题材在元代的流行。
北京保利拍卖2021年秋拍
王振鹏(元) 锦标图手卷 水墨绢本
引首:31.5×74 cm. 12 3/8×29 1/8 in. 约2.1平尺
画心:31.5×185 cm. 12 3/8×72 7/8 in. 约5.2平尺
题跋:31.5×118.5 cm. 12 3/8×46 5/8 in. 约3.4平尺
估价待询
著录:
1.《装余偶记》卷五,第九件,清初钞稿本,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2007年。
2.陈韵如《记忆的图像:王振鹏龙舟图研究》,《故宫学术季刊》第二十卷第二期,2002年。
3.余辉《宋元龙舟题材绘画研究——寻找张择端<西湖争标图卷>》,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7年第2期。
出版:
《明报月刊》,第140-141页,1994年1月号。
说明:
1.佳士得《中国古近代名画拍卖》专场封面,LOT80,纽约, 1994年11月。
2.高瑛(明)题引首,冯子振(元)、赵岩(元)、陈棨(元) 题跋。
3.祥哥剌吉(元)、乾隆(清)、爱新觉罗·允礼(清)、罗天 池(清)、李佐贤(清)、何瑗玉(清)递藏。
4.高瑛,字廷璧,号简庵,又号退庵,浙江黄岩人。正统十三年 (1448)进士,除工部主事,改南京刑部郎中,终四川按察使。著有《退庵稿》。
5.祥哥剌吉(约1283-1331),是元顺宗的女儿,元世祖忽必烈 的直系曾孙女,元武宗之妹,元仁宗之姐。在中国书画收藏史 上,她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私人女收藏家。她有自己的收藏印(即“皇姊图书”),还喜结交文士,请他们在自己的藏品上加以题跋。这些有她藏印,以及当时文士为她题跋过的作品,流传到现在,成为极其珍贵的古代书画遗产。
6.冯子振(1251-1348),字海粟,自号怪怪道人,又号瀛州 客,攸州(今湖南攸县)人。官至承事郎、集贤待制,六十余岁后退隐。性格豪俊,博学多闻,文思敏捷。为文时常伏案疾书, 随纸数多寡,顷刻而尽。辞采华丽,用典恰切,美如簇锦。
7.赵岩,字鲁瞻,号秋岩,湖南长沙人,寓居江苏溧阳。生卒年不详,宋代丞相赵葵的后裔。曾为鲁王文学侍从,后在大长公主宫中应旨。
8.爱新觉罗·允礼(1697-1738),康熙第十七子。雍正元年 (1723)被封为果郡王。雍正帝认为他实心报国,操守清廉, 雍正六年(1728)进亲王,后主掌工部、户部。雍正帝临终前, 命允礼辅政。乾隆帝即位,允礼任总理事务,掌刑部。他秉性忠直,深受乾隆帝赏识。
9.罗天池(1805-1856),字六湖。广东新会人。道光六年 (1826)官刑部主事,外署云南迤西道,后留职归粤居穗。工书画,精鉴赏。与黎简、谢兰生、张如芝合称“粤东四大家”。
10.李佐贤(1807-1876),字仲敏,号竹朋。山东利津人。清道光八年(1828)举人,道光十五年进士,官汀州知府。嗜古精鉴。
11.何瑗玉(1840-约1903),晚清粤东书画鉴藏家,字遽庵,别署莲身居士,尝官翰林院待诏,鉴藏书画文物颇具眼力,家有元四家剧迹,遂以元四家画楼名其斋。
此卷《锦标图》与存世诸本比较而言,建筑结构水准极高,完全符合元代高等级建筑的营造逻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特别研究员李路珂在通过《锦标图》中建筑结构研究与分析后指出,《锦标图》中的建筑确为元代高等级建筑的写实描绘,并且图中的建筑细节描绘精细且完善,反映了当时流行的形制做法与图案纹饰,堪称元代界画作品上乘之作。
《装余偶记》卷五
保利本王振鹏《锦标图》极有可能是为元代仁宗皇帝做太子时所绘的“至大本”,元人冯子振、赵岩、陈棨题跋,明人高瑛题引首,珍贵异常。此卷著录于清初赫赫有名的书画著录《装余偶记》卷五,由元至清,历经祥哥剌吉、乾隆、允礼、罗天池、李佐贤、何瑗玉递藏。
王振鹏《锦标图》
广州美术学院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李子儒认为,元朝皇室引领和推动了“龙舟竞渡”题材绘画的发展,而王振鹏的《锦标图》当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画中高超的艺术水准、跋文、“宝津之楼”、以及卷后赵岩、陈棨、冯子振的题跋、钤印均可证明此图当出于王氏之手。
自由学者励俊指出,《锦标图》卷后的元人跋文书写于南宋纸上,这点非常符合元代宫廷的书画题跋方式。而今天看到的《锦标图》基本上保留着三百多年前康熙年间的鉴赏名家顾维岳观看时的基本面貌,这点是尤为可贵的。
自由学者赵华认为,《锦标图》中的“皇姊图书”之印、赵岩、冯子振的鉴藏印均为原印。并且此图绘画之精,反映出画家极高的艺术水平。
研讨会现场
据悉,《宋御府拓定武兰亭卷——游相兰亭甲之一》、宋人写本《续高僧传》,及元代王振鹏《锦标图》这三件重量级拍品将领衔北京保利拍卖2021年秋拍古代书画板块,表现令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