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戏境李文培水墨戏曲人物画展在京开幕
开幕式现场 活动方供图
戏曲与水墨画,都是中华艺术瑰宝,同样具有写意之美、写意之韵,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梅兰芳认为“戏曲和绘画这两种艺术,一向是亲如手足,紧密联系着的”。4月26日,由梅兰芳纪念馆主办的“丹青戏境——李文培水墨戏曲人物画展”在北京梅兰芳纪念馆开幕。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荣誉院长王文章,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何亚文,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驻会陈涌泉,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戏曲水墨画家、梅兰芳特聘研究员李文培等领导、嘉宾为此次画展进行了揭幕。梅兰芳纪念馆副馆长张俊苹主持展览开幕式。
李文培先生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梅兰芳纪念馆特聘研究员、中国戏曲学院中国美学研究所顾问。196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同年进入中国京剧院(现国家京剧院)。曾为现代京剧《红灯记》、京剧及电影《红色娘子军》等四十余部京剧及影视剧担任美术设计。在北京、上海、香港、东京、名古屋,夏威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几十余次。作品曾荣获“朝日新闻大奖”“雪舟国际美术协会展”审查员特别国际大奖、日本文化振兴会文化功劳赏、新日本美术院展最优秀艺术大奖等。此次展出李文培先生精选的33幅水墨戏曲人物画。
李文培先生是梅兰芳纪念馆1986年建馆之时最初展陈的设计者。建馆之初,为保障展陈质量,纪念馆特向当时的文化部申请将李文培由中国京剧院(现国家京剧院)借调至梅兰芳纪念馆参与展陈设计。此次李文培先生重回纪念馆开办个人画展,也体现了其与纪念馆之间的一种特殊情缘。于李文培先生而言,是数十年来艺术精进的呈现;于梅兰芳纪念馆而言,是一位特殊的友人重临,见证梅兰芳纪念馆的日新月异,守正开新。
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指出,梅兰芳纪念馆筹备本次展览已久,李文培作为当代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将京剧与水墨画两种具有中国文化符号性质的艺术融会贯通,产生了美轮美奂的效果。他一生热爱京剧,《洛神》《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京剧人物,特别是梅派剧目人物经过李文培先生的再创作,艺术形象更加入目传神,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也体现了李文培先生对梅兰芳的崇敬和热爱。同时刘祯馆长提到,梅兰芳多才多艺,他在绘画方面也受过专业训练,而他收藏的戏曲画是今人研究戏曲历史和表演重要和形象的文献,包括《同光十三绝》《思至诚》《群英会》《虹霓关》及明清戏曲脸谱等。
李文培表示,十分荣幸能在梅兰芳纪念馆举办水墨戏曲人物画展,对大家的光临表示衷心感谢。今天站在这里,不由回想起1986年梅兰芳纪念馆筹建期间的事情,在当时的开馆典礼上,夏衍、曹禺、马少波、许姬传、梅绍武等人都进行了发言,怀念、赞誉梅先生。开馆前,香港的一个名票还寄来了梅先生抗日时期所作的红衣达摩卷轴画一幅,是少有的珍品。李文培提到,此前在梅兰芳纪念馆工作期间,接触了大量的资料,他看到了京剧之美,看到了梅先生大量的绘画作品,体会到了梅先生提出的“戏画相生”的理论,而纪念馆珍藏的徐悲鸿《天女散花》便是“戏画相生”的最好代表,这里面蕴含的形神关系、动静关系、笔墨关系以及中西绘画关系等对其以后的戏画创作都具有深远影响。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萧润德致辞,他指出绘画和京剧都是国粹,许多剧目即与绘画有关,如《扫地挂画》《举鼎观画》《拾画叫画》等。早年他同李文培在中国京剧院工作,既是戏友又是画友,李文培的戏画特点为画中有戏、笔走龙蛇,美不胜收。发言期间萧润德回忆起当年来梅兰芳家中拜年的情景,提到梅兰芳即使对待小辈也十分严谨得体,着装一丝不苟,从细节处就可以窥见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各方面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开幕式上举行了李文培先生的捐赠仪式。李文培先生所创作的京剧人物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笔墨语言简约淡雅,生动传神,富有意境;尤其在梅派剧目的戏曲人物画上颇有创获。此次他将两件作品捐赠给梅兰芳纪念馆,梅兰芳纪念馆向其颁发收藏证书。梅兰芳纪念馆还现场向李文培先生回赠了一份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礼物。李文培先生不仅参与了纪念馆建馆之初的展陈设计,还承担了纪念馆1986年开馆当天的摄像工作。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中国文化报》社总编辑宋合意,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总经理周泓洋,中国工艺美术馆副馆长杨斌,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赵景勃,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董长侠,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中国国际经济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岑传理,原内蒙古文联、《草原》杂志社主编尚贵荣,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佩琦,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中国喜剧美学研究所所长王九成,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北京文史馆馆员、梅兰芳纪念馆特聘研究员纪清远,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民革中山书画社社长卢平女士,郭沫若纪念馆副馆长刘曦光,老舍纪念馆副馆长陈国玺,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秘书长张静等领导、嘉宾也出席了此次画展开幕式。